各市總工會、省產業工會、省直機關工會、大企業工會:
為貫徹落實省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,引導全省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,動員激勵全省廣大企業、職工全面參與創新,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,根據《關于培育選樹山東省全員創新企業的意見》(魯會〔2019〕56號)要求,現就申報2021年度山東省全員創新企業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申報范圍
在山東省注冊登記、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已依法成立工會組織的企業,中央駐魯企業、省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所屬的二級、三級單位,集團公司原則上以推薦下屬子公司或關聯企業為主。
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得申報:(一)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屬于國家規定的禁止、限制和淘汰類的;(二)仍處于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;(三)近3年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、職業病危害事故的;(四)發生嚴重環境違法或嚴重群體性事件的;(五)欠繳國家稅款和工會經費的;(六)未組建工會,未依照《公司法》有關要求建立職工董事、職工監事制度的。
二、標準條件
(一)企業創新競爭力指標
1.企業大力倡導“改善即是創新,人人皆可創新、處處皆可創新”的理念,全員創新、全面創新氛圍濃厚,創新貫穿企業經營管理各領域、全過程,形成全員創新創效的工作機制。全員創新為企業帶來良好收益,推動企業在行業中形成顯著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,具有行業領先的創新能力和水平。企業主持或參與制定國際、國家或行業標準,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。
2.“十強產業”相關企業,認定為省部級及以上的技術創新示范企業、創新型企業、高新技術企業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、獨角獸企業、瞪羚企業、隱形冠軍企業,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。
(二)企業全員創新主要工作指標
1.組織領導健全。有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開展職工全員創新工作,組織領導機構應包含企業黨、政、工等相關部門和人員,形成黨委高度重視、行政大力支持、工會牽頭實施、部門協調聯動、職工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。
2.創新制度完善。制定全員創新總體規劃、年度計劃、實施方案;建立全員創新流程管控制度,形成創意收集、評審、立項、實施、評價、反饋、獎勵的“閉環流程”;建立創新成果評審評價制度,組織專業人員對職工創意的可行性進行評審,作為實施依據,對職工創新成果的成效收益進行評估,作為獎勵依據;建立全員創新保障制度,從經費、場所、裝備、人員等各方面予以支持。
3.載體平臺豐富。廣泛開展職工創新創效競賽、崗位練兵、技術比武、技能競賽等活動,提高職工創新能力;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、技術攻關、技術協作和“五小”競賽等群眾性創新活動;因地制宜開展職工科技活動周、優秀發明選拔賽、職工創新創意大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;開展職工先進操作法總結、命名和推廣活動,引導和鼓勵職工立足本職、崗位創新。
4.激勵支持有力。設立全員創新專項經費,對職工創新行為進行獎勵激勵。根據實際需要,開展企業內部的創新能手、創新班組、企業工匠、優秀創新成果、“金點子”創意等典型選樹活動。
5.人才培育突出。職工積極參與創新,涌現出一批創新個人和團隊。企業擁有市級及以上層次的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、技師工作站、工匠、首席技師、技術能手、創新能手等。
6.成果成效明顯。近兩年來,企業一線職工參與獲得發明專利、實用新型專利、外觀設計專利、軟件著作權,市級及以上層次的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、科學技術獎等。
三、工作程序
1.組織推薦。按照申報范圍和標準條件,自下而上逐級推薦申報。濟南、青島、淄博、煙臺、濰坊、濟寧、臨沂、菏澤各推薦14家企業,棗莊、東營、泰安、威海、日照、德州、聊城、濱州各推薦10家企業,省產業工會各推薦4家企業,以上推薦企業中非公有制企業不少于50%;省直機關工會及勝利石油管理局工會、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各推薦4家企業,其他大企業工會各推薦2家企業。省產業工會對擬推薦申報的企業,事前要與企業所在市總工會生產保護工作部門溝通,避免重復申報。
各推薦單位于8月31日前,登陸山東工會勞動模范管理平臺(lm.sdgh.org.cn)申報。
2.初審。根據申報范圍和標準條件,對所有推薦企業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和擇優比選,遴選確定100家候選企業。
3.復審。各推薦單位登陸系統上報通過初審的候選企業相關材料(附件2),省總工會對證明材料進行詳細審查。
4.專家評審和公眾投票。邀請省直有關部門、不同領域專家和勞模工匠代表組成評審小組,對候選企業進行“背靠背”評審、分組討論和集中討論。同時建立社會參與評選通道,對候選企業進行網絡投票。
5.差額考察。依據專家評審結果(權重占80%)和網絡投票情況(權重占20%),按照1:1.2的比例研究提出60家候選企業,組織考察組進行實地考察。
6.提名公示。依據實地考察情況,研究提出50家“山東省全員創新企業”擬公示名單,在《大眾日報》進行5個工作日的公示,接受社會監督。
7.發布命名。公示無異議后,按程序予以發布。
四、工作要求
各推薦單位要在前期培育工作的基礎上,堅持公開、公平、公正和競爭擇優、優中選優的原則,嚴格按照規定的申報范圍、標準、比例結構和工作要求,自下而上,層層遴選,確保推薦申報工作的高標準、高質量。要通過“信用中國”“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”“天眼查”等系統,對申報企業從嚴審核。按照管理權限,由各推薦單位統一征求縣級以上發展改革、科技、工業和信息化、生態環境、衛生健康、應急管理、稅務、市場監管等部門意見。對于存在“不得申報”所列情形的,一經査實取消其申報資格。要嚴肅推薦申報工作紀律,凡因重視不夠、作風不實、工作不細導致出現偽造材料、虛假瞞報、“帶病”推薦等問題或造成嚴重后果的,將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。
聯系人:婁文華、譚政;地址:濟南市經二路187號。
附件:1.山東省全員創新企業征求意見報告
2.復審上報材料清單
山東省總工會辦公室
2021年8月9日
市總工會聯系人:陳超 張英杰
聯系電話:5232727 52576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