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總工會以維護職工群眾生命健康,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為根本,持續深化以“查身邊隱患、保職工安全、促企業發展”為主題的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,組織動員職工全員參與企業安全生產,構筑起“群防、群控、群治”的群眾性安全生產格局。
市總工會充分發揮工會組織體系健全和聯系職工密切的優勢,層層發動、廣泛動員,每年參與安全生產企業近4000家,職工50余萬名,實現了建會企業全覆蓋。聯合應急部門,組織各級工會開展安全培訓。今年上半年共開展安全生產培訓班2849期,培訓職工16.27萬人次。廣泛開展“六個一”活動,推動安全文化“五進”,讓“保安全、促生產”成為廣大職工的思想共識和行為準則。
“查保促”活動開展以來,市總工會從職工群眾的生動實踐中,總結推廣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,如:安全隱患“隨手拍”“手指口述”操作法、班前班后安全會、“一法三卡”等,組織“職工排查、專家細查、班組互查、安全員巡查”,做到全覆蓋、無死角。對于查出的安全隱患,建立整改臺賬,實行銷號管理,做到立查立改、全面整改。每年全市職工查出身邊隱患1—3萬件,整改率達95%以上。其中,2020年,廣大職工查出身邊隱患11325個,完成整改11046個,當年整改率達97.3%。
圍繞威海安全生產總體部署,市總工會認真落實職責,加強協調聯動,形成了“工會層層發動、職工實時排查、分級整改落實、重大隱患上報、政府部門督辦”的群眾性安全生產工作長效機制。市、區市、鎮街工會層層建立群眾性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,企業普遍建立勞動保護機構。目前,全市共建立企業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3272個,配備工會勞動保護檢查員5021人,去年以來受理勞動保護案件114件,提請勞動安全衛生監督部門處理74件。同時,建立健全評價激勵機制,引導各級工會和企業對“安康杯”競賽獲獎者和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提出者進行獎勵。去年,各級工會和企業發放獎勵資金500多萬元,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群眾的積極性。